访学 | Bucerius:探索德国法学院的自由与凝聚
题图为汉堡法学院图书馆
上学期我获得了去Bucerius Law School(汉堡法学院)交流的机会。可以说这半年的经历让我感受颇深,我无比庆幸在我短暂的四年大学本科生活中有机会来这儿交流半年。
初到汉堡
下飞机,坐上飞机场直达的地铁,30分钟即到达住所。期间发生了一件好玩的事情,我并不知道德国的地铁到站了以后是需要自己按下开门键的,于是我们在门边等了半分钟,然后惊慌失措地发现在门并没有开的情况下,地铁缓缓地开走了。不过不管怎么说,回头又坐了一站的我们还是顺利到达了dorm。在我的南非室友的热情迎接下,我的汉堡生活终于开始了。
学在Bucerius
Bucerius 是德国第一所私立法学院,也是德国最好的法学院之一。我第一次来到Bucerius的时候着实为它的小巧精致感到惊讶。整个学校形成环状,周围是两座楼,中间是一片草坪。两座楼一座是教学楼,连接图书馆和食堂,另一座是auditorium,主要是报告厅和平时聚会的地方。阳光明媚的时候,草坪上就会坐满学生,一般都在聊天、看书、吃饭等等。
Bucerius是一个十分注重法学和商业结合,以及法律实践的法学院。这与其建校初衷和历史相关。建校于2000年的Bucerius,是一所非常年轻的法学院,它的背后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基金会,名为”Zeitstufung Ebelin und Gerd Bucerius”。建校伊始,基金会就希望其更加接近于美国法学院模式,所以在我们的交流项目中,学院也提供了很多商法的课程。
不同于他们学校本身的tri-semester,交流项目是two session制,每个session都是两个月的时间,总共四个月。在每个小学期中学生都需要选至少16个ECTS(8个ABA)。在first session,除却一门必修课(Introduction to German Law, 我还选了International Trade Law,Introduction to Comparative IP Law,Comparative Corporate Law,Global Trends in IP & Digital Media Law;在second session,我则选了三门课,分别为Practical Aspects of Internationa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Introduction to EU Law 和 Organized Crime, Corruption and Money Laundering。
所有的课程都是英文授课的,不得不说,这对于习惯于中文授课的我们来说的确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好在德国教授的口音感人,非常清晰,但仍然需要自己在课下做很多工作。在上International Trade Law的时候,由于教授主要讲授英美法体系下的国际贸易法,所以主要以案例授课的方式进行。教授在提到案例的时候会默认我们已经了解某些案例,于是便快速讲述案例的内容并提出其中所影射的重要部分,于是我便要在课后重温一下案例以及这个案例所要反映的内容。为此,每节Trade Law的课我都会用录音笔将整节课的内容录音,回家后再次听录音,反反复复如同英语课在练习英语听力。
Bucerius校园一景
另外让我感受颇深的课是M&A和Organized Crime。
M&A让我明白了Bucerius对于法律实践的重视——在M&A的课程学习中,我们先后进行了几次大型的案例讨论课,在每次案例讨论课中,全班会被划分为purchaser和seller,然后进行商谈。Negotiation是一个让我受益匪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双方紧张地博弈,先亮哪张牌,是否可以就对方提出的问题妥协,以及哪里是不可触及的底线,都要考虑到,并在过程中体现出来。M&A这门课最后的考试形式也令人耳目一新,它采取的是典型的德国法学考试形式,与国内有很大的不同。在M&A的考试中,总共只有一个案例,我们需要就此案例回答7-8个问题,而这7-8个问题不仅会涉及到课程中的基础问题,例如“公司销售的主要途径”,也会涉及到与案例相关的分析问题,由浅入深,考察全面。德国人十分注重实践,在Bucerius的普通考试中,没有专门的简答题,所有试题都是以案例的形式出现,而这个案例就可以融会贯通涉及到方方面面,我十分欣赏他们此种考试形式。
Organized Crime的课程教授来自澳大利亚,英美法系国家的刑法教授总是有一种特别的talkative能力,所以课堂非常生动有趣。这门课上我们有40%的平时分,让我感到惊讶的是,在学期结束之前,教授给每个人发了一封邮件,这封邮件中不仅包含了平时分的成绩,也包含了他对每个人非常认真而又客观的评价,让我感觉就算是平常课堂内的team discussion,他也观察到了每一个人的表现。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要求所有人都不可以在其他人做pre的时候玩手机或者玩电脑,以示尊重——说这句话可能是他授课过程中最严肃的一次。当我在台上做pre的时候,我可以感受到他非常认真地倾听,做记录,然后在之后真诚地提问令他疑惑的内容。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的moot court
在课程本身之外,交流时遇到的同学们也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有一点刻印在我脑中的,便是西方学生的好问。在课堂上他们从来不因提问而感到尴尬,不管是在我们看来有点愚蠢的小问题,还是引发教授和同学思考辩论的大问题,他们都敢于提出来。另一方面,教授也很欢迎同学们提问。总有教授在课程的第一堂课就告诉我们,你们有问题就尽管提,但作为亚洲人的我,还是习惯于在课后再去向教授提问。当然不管是哪种形式的提问,教授都会很热情耐心地回答我们的问题。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些教授给我的感受,那就是energetic。
交流项目总共有来自40多个国家、超过100位的学生。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人数较多,我们的课程主要是lecture的形式,中间穿插着其他的形式,例如case study,teamwork,以及某些课程独有的形式(比如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的课就有模拟法庭的考试形式),但是Bucerius的学生平常除了lecture还有专门的case study课程。
我至今还记得,在考试周前的几周里,我每天都和小伙伴一起在图书馆待到深夜(Bucerius的图书馆是24小时开放的,这一点让我非常喜欢)。有几次我们一起一直待到了凌晨1点多,直到整个图书馆只剩下了我们,然后Kiwi people们一起坐车回到kiwittsmoor。在路上,我的印度朋友因为担心我会睡着,就一直给我放印度歌曲,让我看印度电影让我保持清醒。在深夜的U1上,我们俩一起看印度电影笑到流泪。不过我至今无法理解为什么他觉得好听的印度歌曲让我觉得很像神曲orz.....
校园生活——自由而凝聚、开放且包容
Bucerius虽小,但是校园生活却是非常丰富多彩。International office和buddy family system为交换生们融入这里的校园生活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帮助。
在我们来到汉堡之前,international office就已经开始与我们保持密切的联系。不管你何时给Sabrina(international office exchange program的负责人)发了什么样的邮件,问了什么问题,她都会及时而又耐心地回复。我甚至问过她关于留学签之后继续办旅游签的问题,她也为我提供了十分有用的建议。Buddy family system则是指几个交换生和几个本校的德国学生组成的一个family。在我们未到达汉堡之前,buddy family就为我们提供各种帮助,大到签证、住宿、市内交通,小到德国电话卡的办理、学校附近哪家餐厅最好吃。在后来的日子里,我和buddy们还会经常一起出去喝酒、聊天。
记得我们刚来的时候,international office就为我们准备了好多活动,以帮助我们适应新环境。刚开始的orientation time里,有一整天的city tour让我们熟悉汉堡,之后又有international dinner。Buddy family的成员们一起做饭,做好饭以后大家各自带着美食来到学校的auditorium开始international dinner。当然international office也非常细心,还为我们准备了很多饮料、红酒和蛋糕小甜点。之后我们还组织过一次去Christmas market的活动,还曾一起去集中营了解汉堡的二战历史。在每个session的考试之前,international office也都会为我们准备一次pre-exam coffee,以帮助我们缓解压力。
和buddy family一起准备international dinner
Bucerius给了我一种很强烈的感觉,就是学校很自由,看着没有什么明文规定,但是内在凝聚力很强。学校很小,所以也没有给学生们任何可以住宿的地方,所有学生都是自己在外面找住所的。学校没有围墙,也没有铃声,上课下课的时间都是教授自己把握的。这么自由的环境下,似乎所有学生都应该是上课来,下课走,上完课就可以离开学校回家了,但是事实却是,这个学校里几乎随意的两个学生迎面相碰都可以打上招呼叫出名字。Bucerius有很强大的校友系统,十几年前毕业的校友回到学校来还有可能遇到相互认识的在读学生。另外,学校也会组织各种各样的get-together活动。比如在11月份美国大选的时候,那天晚上,学校就组织了一个election party,让学生们在实时关注美国大选的同时可以吃到free food&drinks。学校还组织过新年音乐会,在这之后他们又组织了Glühwein party——这些活动都是欢迎留学生参加的。
在这里,我参加了Greater China的alumni组织,这个组织里有来自交流项目和master的中国留学生以及本校在读(或毕业)的对中国感兴趣的学生。他们会经常组织各种活动,比如get-together的酒会活动,或者讲座,聚餐等等。有一次,他们请来了在“doing business in China”这个方面有很多经验的Dr.Sabine Stricker-Kellerer(Freshfields Bruckhaus Deringer的中国事务资深顾问)。Greater China邀请Kellerer律师和我们一起吃午饭,在午饭期间,我们和她一起聊天,听她讲述doing business in China的经验以及她对于中国的看法。来参加活动的不仅有在校的学生,还有很多已经毕业工作但是仍然心系Bucerius,心系Greater China的校友。
不管是讲座还是这种午餐会,我都可以清晰地看到Buceruis对于师生之间的交流的重视。每个时长2小时的讲座都有至少一半的时间用于提问。在这段时间里,大家尽情地提问,和讲者交流想法,碰撞思想。有的时候一些犀利的问题甚至会让讲者表示须得再做更加深入的研究。几乎每一场讲座之后,都会跟着reception with “Brezeln&Wein”。在这个reception上,听讲座的人可以就一些问题与主讲者进行进一步交流,听众之间也可以交流和互动。在这时候,我总是可以接触到很多新的人,很多新的思想和事物。所有人都保持着开放的姿态,讲述着自己的经历的同时,也倾听着他人的观点。总会有人带着亲和的笑容和你碰杯,加入到已有的对话中来。
2016年11月底, Christopher Lau SC(FCI和FSI的仲裁官,新加坡优秀仲裁官)来到Bucerius做一个关于Arbitration的讲座。我至今仍然深刻地记着,在讲座之后的get-together酒会上,不太愿意social的我鼓起勇气和Christopher交谈,出乎意料的是,他非常亲切地回答着我所有的问题,甚至和我讨论上海的生活、饮食等等。他说他对于我们这些出来和来自世界各国的同龄、非同龄人交流的年轻人非常赞赏,也为我们在arbitration这个方向提供了很多建议。
Bucerius不仅有很多校园内的讲座,还会为学生提供很多校园外的讲座的信息。在前面提到的讲座之后,我还去参加了另外一个由DIS40主办、Latham&Watkins LLP承办的”Arbitration in China” seminar。Lecturers所谈论的很多关于中国的arbitration的现状都让我深思。在这之后,我发现自己对于arbitration in China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因为在国内时自己往往会有一种“不知庐山真面目”的感觉,但当我身处德国,作为一个“旁观者”,听着其他人对于中国的看法的时候,会拥有更加客观而冷静的视角。
课外娱乐——艺术与party兼顾
欧洲国家的人们都很喜欢看歌剧和戏剧,所以这也成了我在德国生活时必不可少的一项娱乐活动。对于我这种德语处于beginner水平的人来说,汉堡唯一一家English theatre就成了我的救星,于是那里只要一出新戏,我都会约上朋友去看一场。在汉堡的各个地铁站都会看到很多的戏剧、音乐剧的宣传海报,由此可见,汉堡的确是一个文化艺术活动繁盛的城市。近来,坐落于易北河畔的“易北爱乐音乐厅”终于完工投入使用了,但是很可惜,它投入使用的时候我已经离开汉堡了,所以没有缘分目睹其容。汉堡的Staatsoper也是一个非常出色的Opera,除了一些收费的show以外,它还会在圣诞节期间每天提供30min的免费的show。
Exchange Students成员们
当然对于欧洲人来说,最必不可少的娱乐活动还是party。我所住的kiwittsmoor studenttenwohnheim总共有10个Bucerius的交换生,其中我的两位室友(一个来自南非,另一位来自波兰)和一位来自克罗地亚的男生都是典型的alcohol people,他们经常在周末party until sunrise。当然对于来自中国的我来说并不适应这样的party,不过感受一下与众不同的欧洲文化也是极好的。汉堡有一个叫做reeperbahn的地方,聚集了各式各样的酒吧,被称为汉堡的“red-light district”,这里就是学生们平常去party的地方。
探索欧洲——触摸城市的温度
当然,来欧洲交流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就是旅行啦!这四个月我走过了将近10个国家,足迹遍布欧洲大陆的东南西北,这也使我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欧洲通”。
在一趟旅行之前,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交通和住宿的问题。对于交通方面,主要就是汽车(大巴)、火车和飞机,当然如果是有驾驶证的小伙伴,可以考虑自驾(不过由于我并没有驾驶证,所以就不怎么自驾啦)。在这个生活离不开智能手机的时代,各类app就显得必不可少了。对于汽车(大巴)、火车和飞机这一类的公共交通来说,就有busradar,各个国家自己的火车app,天巡旅行,以及各个航空公司的app了。Busradar和天巡都是很好的比价系统,只不过一个是针对大巴,一个是针对飞机票。而在住宿方面,有booking(酒店、旅馆),hostel(青旅)和airbnb(民宿)。由于booking价格比较贵,所以我们这些穷游的学生都是选择青旅或民宿,当然一定要特别注意财物和人身安全,最好自带一个小锁,因为青旅里面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柜子放东西,但是要自己带锁锁上。在攻略和景点的推荐方面,最推荐的就是“穷游”app了!这是一个功能非常强大的app,可以规划行程,看当地景点、美食、活动排名和游客的点评,也可以查看景点地图,总之非常好用,大家可以慢慢explore它的功能。
慕尼黑啤酒节Oktoberfest
这四个月的旅行过程中,我走过了汉堡市中心的alster lake,感受到了德国人真诚热忱的心;我走过了布拉格的老城,经历了查理大桥的日出;我走过了圣托里尼的蓝顶教堂,看到了依亚的最美日落;我走过了罗马的斗兽场,惊叹于古罗马令人惊讶的文明;我走过了荷兰的风车小镇,沦陷于莫奈梵高笔下美好静谧的荷兰乡村;我走过了塞纳河畔的巴黎,寻找着天使爱美丽的脚印;我走过了冰雪覆盖的特罗姆瑟,在北冰洋与大西洋的交界处“乘风破浪”追寻orca的痕迹;我走过了布鲁塞尔的巧克力店,在寒风中吃着热乎乎甜腻腻的华夫饼……所有的博物馆都悄无声息地展示着这个城市、这个国家的历史,每次参观一个博物馆,都好像听到了一声来自远古的叹息。我庆幸有着收藏癖的自己几乎拿了所有的博物馆的介绍,于是可以在往后的日子里有机会重新触摸这些城市的温度。
如果问这四个月对我来说意义最大的是什么,我想是让我拥有了更宽广的心胸,学会了理解和包容。
在这里,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酷爱alcohol的Polish,有严谨较真的German,有爱开玩笑上课积极提问的American,等等。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教育背景来到这里。在你看来可能不可思议的生活习惯,在你看来无法理解的观点,放到背后的民族文化里,放到背后的家庭、教育背景里,都变得可以理解。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去接受新的观点,接触新的事物。而在与别人就某些观点辩论的同时,我也会审视自己原有的观点,审视自己已接受的教育和自己原来习以为常的事情。我在这里学会了成长,也学会了感恩、珍惜和放下。我很庆幸,一年前的我选择了交流;我也很庆幸,一年前的我选择了来德国交流,遇见了所有美好的人和事。
I will keep moving on……
感谢小妖精的供稿,让本公众号居然实现了周更。开公众号一开始只是想写点属于自己的小心情,后来发现如果能够把更多经历分享给大家会更开心。
这里是爱吃爱玩的大四法学生。欢迎大家关注,欢迎大家投稿。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我的上一篇文章:经验 | 应届法本生75天660小时司法考试战斗史。